在佛法修習上,有一個誤區是一定要弄清楚的,
不然會虛擲時間精力,在不正確的地方用功,
然後在熄滅煩惱上毫無寸進,那就相當可惜了。
這個地方就是對於「概 念 法」和「實際法」的分辨。
佛法的用功之處,必然以實際法為目標,
因為煩惱源自於我們對實際法的扭曲和誤見,
所以直接在實際法處用功,如實知見實際法,才能瓦解無明。
在概 念 法上用功的人,他也會產生種種宗教體驗和覺受,
但概念只會生出概念,最多做到的是概念的置換。
也許換個觀點,可以減輕煩惱的產生,
但從比較究竟的角度來看,煩惱是無法從根斷除的。
因為外境是變動的,在某個條件下,這個概 念適用,
但換個時空和條件,又可能因不適用而產生煩惱了。
所以改換觀點,看似可以暫時減少煩惱,
但終究不是永滅煩惱之道。
再者,概 念上的轉換,無法滅除根本的執著,
最多是自我壓抑、說服,
對於滅除無明執著是虛弱無力的。
所以概 念 法的修持,只是在表面做功夫,
一旦自己的心力不繼,壓制不住,馬上就煩惱湧動起來。
猶如斬草不除根,春風一吹,自然又滿山遍野了。
那,什麼是概 念 法?什麼又是實際法?
我們該如何界定和分辨呢?
所謂的實際法,其實它的定義很簡單,
就是感官直接接觸的現象。
比如眼接觸色,耳接觸聲,鼻接觸香,舌接觸味,身接觸感受。
而概 念 法,就是沒有直接接觸對象的法,
比如道理、觀念、看法、記憶……等等。
舉個例子,在修無常觀時,
如果我們只是從概念上去了解「無常」,
知道一切現象都是無法永久的,
然後從這個觀點去看事情,
把原本恆常、實有的觀念取代成無常的觀念。
這樣雖然也會減少煩惱,得到受用,
但這修的是概 念 法,而非實際法,是無法斷除煩惱的。
那如何從實際法的角度入手,來修無常觀呢?
很簡單,就是直接去接觸無常現象本身!
怎麼接觸?
攝心專注,詳密的、即時的觀察自己身體的生滅現象,
包含呼吸、心跳乃至細胞代謝,
真正去接觸我們色身每剎那都在變化的事實。
如果我們真的有去做這樣的修持,
藉由直接接觸色身的無常,而非概念上去了解無常,
這會非常直接的撼動和摧毀
「我們的色身是實有、堅固、穩定的」之執著,
而非用概 念 法去修持時,那樣的虛弱無力。
同理,
感受、心念、一切現象,都可以如此地直接的去接觸、觀察。
這比拼命地告訴自己:「這是無常、這不永恆」,
遠遠來得直接和實際,
在瓦解無明和執著上,也要來得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