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進階的觀息技巧前,
我想先把為何觀息法能夠有效的原理介紹一下,
這個原理叫做生物回饋(biofeedback)機轉。
科學家發現,
當我們能夠感知自己的生理訊息,如呼吸、心跳時,
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便會受到影響,
就能改變原本意識無法控制,
比如血壓、心跳頻率、微血管擴張率等等生理現象。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消除緊張與壓力的生理反應,
腦波也很容易的進入α波的放鬆狀態。
而感知自己呼吸,
是最簡單直接、不需要任何儀器輔助,
就可以達到生物回饋效果的方法。
而且,觀息法不僅可以降低血壓與心跳,
在醫學實驗中,
發現到大腦前額葉會因為長期觀息法的練習明顯增厚發達。
前額葉正是大腦控制情緒最重要的區域,
尤其對於焦慮、憤怒等情緒的控制力,特別顯著。
所以觀息法是被醫學上所肯定的有效方法,
千萬不要因為這個方法看起來很簡單,就輕忽它,
每天練習,對你的EQ絕對會有所幫助。
接下來我們要來談觀息法的進階部分。
雖然前一篇文章的內容的訓練,
就足以對一般的狀況,如失眠、壓力症候群,
就有可感受的幫助了。
但想要更進一步,對於慢性疼痛加以控制,
比如在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上有協助作用,
那就必須有更深的寧靜才得以抵抗。
方法如下:
先用基本觀息法將身心安頓下來,
最好能夠達成五分鐘以上心念不會跑掉。
然後將呼吸感知的範圍縮小,
大致上是放在鼻孔以及人中的範圍,
只專注在這個部位的氣息流過的感受。
範圍越小,專注力的強度需要越大,
因為感覺相對於鼻腔來說是比較微弱的。
所以一開始可以微微加重呼吸,
等到功夫上路了,再恢復自然呼吸的觀察。
在這樣的訓練之下,心力會很明顯的增長,
對於外界的打擾能有更強的力量屏蔽,
同時對於疼痛的感知也會降低。
用進階的方法來觀息,
比用基礎觀息
所獲得的寧靜和專注會更加深刻和穩定,
甚至能夠達到忽視外在噪音的地步。
基本上,建議每天兩次,每次半小時以上的練習,
經過一個月,都會感受到明顯的進步。
下篇文章,我們會談到身體掃描法,
這也是佛教內觀重要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