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e3aee9308d8b610a92ddd9904dc596.jpg



[教養心理] 小孩頂撞時該如何處理? (上)

今天要來聊聊小孩子頂撞你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如果小孩子已經接近青少年時期,

譬如說小學畢業一直到高中這段期間,就是所謂的叛逆期,

小孩子以前都會黏著你、都很聽你的話,可是這段期間就開始變得古怪,

開始講什麼都不聽,都會跟你對抗,都會跟你大小聲或是頂嘴。

滿多的父母在這個部份都不知道要怎麼跟小孩子相處,

都覺得這個小孩子不知道哪根筋不對,然後你不知道要怎麼樣去對待他。

你會有一種困惑,

尤其這小孩子常常講某些話讓我們覺得既傷心、又難過、又生氣,

同時我們也會有一種害怕出現,

我們害怕小孩子討厭我們,所以反而不敢管小孩了。

或者就會害怕、生氣,就用打小孩、罵小孩或用壓制的方式。

可是這兩種方式其實都不是上上之策,

因為一種是會讓小孩子失去一個規範,

你會沒辦法教這個小孩子,

然後小孩子開始得寸進尺,越來越誇張,行為會越來越脫序。

事實上小孩子還是要被規範,

被縮束在某一個我們覺得比較正常的範圍之內的。

但是如果我們用強力的壓制,或者是打罵式的教育,
只讓小孩子聽我們的話,

現在的社會的氛圍也不太適合這樣做,

而且相信小孩子將來跟你的關係會變得非常非常糟,

對小孩子的身心發展也不是一件好事。

小孩子常常會講「不要管我啦!」、「你懂什麼?你什麼都不知道!」、「念念念,煩死了!」,

然後就把門「碰!」關起來不理你,

所以我們就來講講該怎麼處理。

第一步,我們要拉開這個時間跟空間,讓我們彼此的情緒能夠冷靜下來。

所以你可能不要馬上在當場跟他吵架或者任由他這樣,

你可以稍微退讓一下,

譬如說「好,我們現在兩邊情緒都不太舒服,所以我們應該要各自冷靜一下。」

你還是要表態,我們後面還要處理,

你不是讓他罵完就算了,然後你就不了了之,

這樣子小孩會覺得你管不了他,他會越來越囂張

然後事實上小孩子會得不到他應該得到的規矩跟教養。

身教重於言教,如果你就是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然後告訴對方說「現在我們兩個人都不太舒服,我覺得我們彼此之間都需要冷靜的時間和空間,

那我們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間或是拉開距離,然後等到情緒冷靜後,我們再來好好談一談!」

這樣子就是一種典範,

代表我們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的,

而且我們不會因為衝突就不處理事情,

不會因為情緒就不處理事情,

我們還是會把事情做一個好好的溝通跟處理,

這就是第一步,家長的身教。

第二步,我們要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

我們要覺察我們有哪些情緒、有什麼樣的感覺,

然後我們要試著要平息或平撫我們自己的情緒。

小孩子跟我們衝突的時候,大部分人當下反應通常是生氣的,

心想「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講話呢!?」然後我們內在一定會覺得很受傷。

譬如小孩說「你什麼都不懂!」,

你就會覺得「我怎麼會什麼都不懂?」,

內在會有這種憤怒,我們覺得被否定了。

或者小孩說「不要管我啦,煩死了!」,

你會覺得你被推到一旁,你會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好像你已經不需要我、你不要我,你也會有一種害怕跟傷心。

這些情緒可能都要一一地把它挑出來看,

然後去感覺、然後容納一下我們有這種情緒發生。

他講這句話也許不是那個意思,

可是我們內心的確是有受傷、難受和生氣的感覺。

這些東西要把它理清楚、看清楚,

做幾個深呼吸,然後再回頭去檢視自己內心發生的這些情緒。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因為這樣子我們才是真正的不帶著情緒去跟小孩子溝通,

不然你情緒沒有解決,你的情緒沒有真正的被了解或平復,

就算是我們稍微冷靜下來再去談,

那個火仍然還是會再點起來,因為你沒有真的解決。

所以有一個重點就是,

我們必須對自己的情緒做一些梳理、了解,

平復之後再跟小孩子講話。

第三步,溝通是需要學習的,其實我們跟小孩子溝通這個行為本身也是一種教育。

如果你是一個擅於溝通的父母,小孩子也會學會這樣擅於溝通的部分,

因為你就是在示範我們如何溝通,

我們彼此之間有一些衝突的話,那我們要怎樣找到一個妥協的平衡點。

這個過程一定會有一些來回的拉扯、說明和說服,

當然不能單方面你一直地講,

而是你要允許對方講他的,你再講你的,

然後彼此之間做一些退讓、一些談判。

這樣的過程當中,你的小孩子會學會談判這件事情,

他會理性的跟別人溝通,

並且學習在這個溝通當中得到妥協的一個技巧,

這其實對小孩子是一輩子非常受用的,

因為他學會不用情緒處理事情,

他能夠溝通、能夠妥協,

有衝突的時候他知道如何化解,

這個是非常珍貴的寶藏。

那我們在溝通的過程當中第一件事情非常的重要,

因為青少年你如果問他有什麼感覺、你叫他告訴你,他一定是不講的,

為什麼?他會覺得,反正你是爸爸,你是媽媽,

反正你們說的算,你最後還不是要壓著我、要我聽你的。

他們預設你一定會去壓制他,

不管是用情緒勒索、憤怒壓制或權威壓制等等,

反正你都不會聽他的就對了,

所以他不想要溝通,他拒絕溝通。

那怎麼辦呢?
所以第一件事情,

你要先坦露你自己的情緒,就是梳理過自己的情緒。

你覺得被冒犯到了,你很生氣,你很傷心,你被推到一邊,

你很想幫助他可是他把你推開的時候,你感覺到很無助、很難受等等,

這個部分其實你是可以告訴你的小孩的,

因為小孩子並不知道他這樣的動作會傷害到你。

表達出來不是討饒或情緒勒索,

「你看我多難受、多傷心~所以你應該怎麼樣」這叫做情緒勒索,

可是如果我們的溝通是「你剛剛跟我說我什麼都不懂,其實我很難受,

因為我覺得我應該比你在生命中更有經驗,應該會比你懂得更多,

所以其實你在講這句話的時候我很難受,

可是我回頭想一想,因為時代有差距,

現在的狀況可能跟我們小時候的狀況有一些距離,

所以我們有一些代溝,我真的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

所以我想聽聽看,請你告訴我有哪些東西是我不懂的,

因為你說我不懂嘛,

你讓我理解我的時代跟你的時代的確是有不一樣,

我們的環境不一樣,我們面對的事情不一樣,

所以你要告訴我,你現在面臨的是什麼。」

這個時候你坦露出你的難受,

然後你也打開來告訴對方說「我可能真的不懂,那請你告訴我,我很想了解,

因為我很想幫你,可我幫不上忙,對我來講那是很煎熬的事情。」

你願意這樣子坦露的時候,

除非你們的關係已經非常惡劣,

不然大部分的小孩聽了之後他們都會軟化下來,

然後開始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情。

所以這第一步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你真的要打開來放下,而且伸出手來,

不是就一股腦要告訴他怎麼樣,

我們真的要給小孩子機會,來告訴你我們不懂的地方在哪裡。

https://youtu.be/tEm1q7iGaJ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理學 親子教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aler 的頭像
    Healer

    Healer成長與療癒工坊

    H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