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佛母咒輪.jpg  

在上篇文章發表後,引起一些人的迴響,所以筆者再詳細解釋一下。

問:只有坐在道場裡面,我們才能修行嗎?我不能去佛寺打坐怎麼辦?

答:其實道場不一定在某些特定的建築物中才是,只要我們有心修持,能定下來自我觀照的地方,都是道場。一開始如果能靜坐當然是最好,這是最容易的進步的方式。

但如能唸唸反照,安住於不昧的精明上,那麼語默動靜都不相妨礙的。它不會因為你動就消失了,會消失的都是念頭、感覺,那個能感覺、能了知的那個,一直都是清清楚楚的,不曾暫離。所以並非只能用打坐的方式才能修行,修行在心不在身。

 

問:銷落念頭的方法,只有你說的那個方式才正確嗎?

答:修行的方法,不是只有我說的那種方式才對。基本上,銷落念頭的方式,也可以用有為法來當作開始。這段經文最重要的是認出常明不昧的精明,安住其上,作為入處。

至於銷落念頭的方式,我前篇說的方式,是一開始就從安住於不昧精明上起修,依此銷落諸念。但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如果我們無法一開始就這樣起修,那麼各種途徑都是可以的,只要能達到銷落諸念的效果就好。

我們依然可以用之前提到的三個途徑來作為銷落諸念的方式,只是比較間接而已。

如果是專注靜心的途徑,先專注於一件事物上,將對其他念頭的黏著轉移到這個事物上,其他的雜念因為沒有注意力的支持,也會漸漸銷落。最後再放下這個事物,自然離念的精明會顯露出來,日後就依此安住。

如果是觀想變化的途徑,在觀想種種象徵之後,還需放空,這是藏密密續諸法觀想的最後一步。在放卻一切變化造作之後,體會遠離變化、常明不昧的精明。在變化中體會到不變的精明,是這個途徑發現精明的要點。

而思惟觀照途徑,則是觀察思維念頭變化無常,如夢幻泡影,了無實義。所以無需追逐念頭或起意斬斷念頭,一任念頭生滅,唸唸不染著,不於念上生念,反歸於不昧的精明,依此起修。

這是這段經文的補充說明。(僅供參考,有興趣,請參閱原文和諸位高僧大的的註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