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雲

#黑體字為書摘


「一提起開悟這個字,我們便會在觀念中產生超人成就式的幻覺,我執喜歡保持這樣的方式,可是開悟只不過是與存在合一時覺受到的自然狀態罷了。」

 

很多人以為開悟是變成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超人,這其實是個幻覺。那是對自我匱乏的投射:我們有限、渺小、軟弱,所以期待變成超人,已讓自己覺得不同。但開悟從來不是這樣的東西。

它是人本來的自然狀態,未被我執汙染蒙蔽的狀態罷了。開悟了你不會變成萬能的天神,擁有無窮的壽命和力量。你只是所有的煩惱和慾望都止息了,自在不受其侷限。

 

「我甚愛佛陀用「離苦」這麼簡單的兩個字,把開悟給定義出來。這裡面沒有任何超人的影子,對嗎?」

 

我也喜歡佛陀這樣的用法,他只說不是的,因為那個是的無法被描述、被指認,一指認就落入已知和侷限,就與它背道而馳了。它只能被體驗和經歷,但這樣的說法還隱然有個經驗的人和被經驗的現象的隱喻,都還不是。

 

「當然就定義而言,它並不完整。因為它只告訴了你開悟不是什麼:不是受苦。然而卻沒有說明受苦之後,剩下的又是什麼呢?這一點佛陀卻避而不談,他的沉默暗示了你必須自己去找出來。他使用反義,為的是不讓你的頭腦把它製造成一個可以去相信,或者一個超人般的成就,一個你無法企及的目標。」

 

因為所有對開悟的想像和投射,都會束縛你,讓你無法體會到它。它是頭腦無法想像的,留個空白,正好可以讓頭腦當機,讓我執停歇,進而洞見到它,最不濟至少不會被你頭腦的幻想給汙染。

 

「可惜絕大部分的佛教徒無視於佛陀的苦心孤詣,卻一昧地相信開悟非佛陀莫屬,與他們無緣,至少這一輩子甭想。」

 

這是許多佛教徒的困境,還是繼續保持想像,而不是放棄想像,放棄追尋,放棄獲得某種至高的智慧和成就的慾望。明明心經上就說:「無智亦無得」,但都沒人要相信!

寧願相信,佛的解脫是無法企及的,只能當個信徒去仰望。這是很令人遺憾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