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期四原型-孤兒原型(三)
上次我們講到孤兒原型的現象和對治的方法,這一小節呢,我們要開始談到塔羅牌和孤兒特質的關係
在大阿爾克納二十二張牌中,包含著孤兒特質的牌或者是牌的組合,呈現孤兒特質的也不算少。最彰顯孤兒特質中退縮性格的,就以「隱者」莫屬了,隱者在大阿爾 克那裡面,有退隱、內省、孤單的含意,這都是孤兒的退縮性格。不過這不代表是不好的,因為孤兒本身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當然,過度使用是不好的。但是在某些 時候,他能夠讓我們能夠適當的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個體性,也創造出自己獨處的空間,這是反省和產生智慧所必須的。
吊人則較偏重孤兒犧牲者的感受,出現吊人就容易是過度犧牲者,或是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吊人正比較是自願犧牲,倒牌的話,就偏向受害者的感覺。
在牌組中,與隱者的牌組,都帶有孤兒自閉的味道。如隱者與愚者相合,會特別激發孤兒[避不見面]的特質,顯示出求佔者很想躲起來,特別是倒牌。而隱者與魔 術師也會激發出孤兒[尖酸刻薄]的特性,顯示出這個人講話可能蠻刺耳的,特別在魔術師為倒牌時,會更加嚴重。而隱者與調整(透特牌,相對應偉特為「正義」),則就表現出孤兒內省能力的一面;但如果是與調整倒牌組合,會有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感覺。吊人加上隱者,那就是最典型的孤兒負面退縮特質。
與吊人的組合,通常突顯的是犧牲者和受害者的傾向。如吊人與皇后的組合,容易變成過度犧牲的照顧者,尤其是吊人為倒牌時,會感覺更不甘願,但又無法不照顧對方。
吊人逆與戰車組合,就容易是自覺為受害者,然後控訴對方的情形;通常如果再加上魔術師,那就更振振有詞了。吊人與調整倒,那會覺得自己是不公平下的受害者了;這時要看再搭配的牌,如果是戰車,那免不了 有「不平則鳴」的狀況發生。
如果是吊人與惡魔的組合,通常在問關係的牌上,是蠻不好的,因為非常容易變成「無尊嚴的取悅者」,要提醒求佔者陷入這種狀況的危險。其他的牌面,有時在某種組合(超過三張)下,也會有孤兒的特質 被激發出來,這時就比較難以發覺。
如果我們在看到牌面或和個案交談時,發現對方孤兒情結嚴重,那最好的方式是引導出孤兒的正面特質,並協助他意識到照顧自己的必要性。不要急著替他出主意, 因為占卜師最好不要替求卜者下決定,尊重對方的主體性也是很重要的修養。也只有當事者自己願意改變,事情才會有轉機,其他任何的建議,都會治標不治本,避 開了這次,下次還是會再重複,除非他通過了這個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