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WTheSevenChakras400.jpg      

台灣內觀中心http://www.udaya.dhamma.org/

實修才能真正深入

 

前面提到的都屬於聞慧和思慧的部分,當然這幾天實際練習的部分還是要分享的。聞思還是要搭配實際的修持體驗,體會才會深刻,才會有真正的深度出現。

 

前面所說的內容,其實我早就頗為熟悉,也做過一些功夫。但和這次的課程體會相比,一個就像平面的黑白照片,另一個是立體的彩色模型。

 

尤其是對於身體的感受,我在之前一直跟心理的感受是等同視之的,都把它當成「受」。後來才發現,這是很大的錯誤。心理或情緒的感受,比如說舒服、憂鬱、喜悅、哀傷。其實是先有了身體上的感受,然後從這個感受產生愛憎的反應,與其說心理的感受是「受」,不如說它是「愛」。

 

當然,這兩者常是混雜不清的,但這是由於心不夠精細敏銳的緣故。比如說憤怒的感受,是先在自己的腹部感受到一股熾熱沉重的感受,然後不舒服,產生向引起我們不快的對象發洩的衝動,這稱之為憤怒。所以身體感受是先於情緒和心理感受發生的。

 

但如果我們一直混淆不清,就無法在感受生起時,以平等心觀察。因為其實那時已經由受生愛了,早已錯失了平等心。

 

還有,我之前下意識的把身心分成兩截來看,雖然認為身心互相影響,但是還是兩截事。

 

這次的課程,我體驗到,身和心其實是一個銅板的兩面,互為表裡,身是粗鈍的心,心是精微的身,它們本質上都是波動。

 

再者,我一直對想法、感受和情緒的關係,沒有清楚層面的認識。

 

而這次的課程,在觀察中,我發現到,想法產生感受,是因為法塵(思想)接觸意根產生受,是由觸生受,然後產生情緒,這是由受生愛,接著取、有之後,業習之力回頭又推動法塵(想法)的擾動,再度與意根接觸產生感受,如此循環增強。

 

由於這個過程是由體驗而出,而非知識的理解,所以特別深刻清晰。對於受生起時,保持平等心,不落入之後的業習,有了較之前更確切的認識了。所以,修慧真的非常的重要,它才是解脫的關鍵!

 

遍身觀察練習的經驗

啦啦雜雜講了許多,經驗的描述少得可憐,也蠻無趣的。那麼,到底在這六天裡,我經驗到什麼了呢?

 

一開始,操作方法的時候,由於之前是聚焦在出入息上,所以疼痛發生時,可以躲到對呼吸的專注裡,而現在不能這麼做。因為現在要遍身的觀察,你要平等的,每一部分,一小塊、一小塊的依序觀察。

 

由於你無法定於一點,加深你的專注,要不斷的移動覺知的部位。而每部位,最多不能停留超過一分鐘,便要移動。所以定力加深不易,較難支持平等心的生起,讓我們更容易失去平衡。

 

同時,要遍身觀察,也意味著,你無法閃躲對疼痛部位的覺知,利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逃避對疼痛的感受。你要親自面對它,沒有任何的依靠或憑恃,之前還可以靠呼吸的專注來幫忙,現在這依靠消失了。

 

於是,悲劇就發生了。因為一開始的時候,你的定力因此下降不少,導致調伏自己瞋恨疼痛思緒的能力也下降了,平等心自然像被海水沖擊的沙堆般瓦解。

 

當這一切都亂了套,種種的情緒、內在聲音又開始泛濫起來。然後又加上對前段功夫上路時的順暢感有所依戀,平等心崩潰得一塌糊塗。

 

所以十日課程一開始時的慘劇又重演了,但更糟的是,原本的逃避工具不見了。取而代之的,你還要如實的去感受它!這是雙重的悲劇。這真的是大考驗。難怪葛印卡老師也提到,第二天和第六天是最想逃走的時間了

 

幸運的是,在前三天觀息法時,我平等心建立的基礎還算穩固,大概半天的慌亂,關於被疼痛打擾的問題,慢慢的就好些了。

 

平等心建了又崩、崩了又建

 

這個部分的功夫,強調的是平等的、如實的覺知,所以是不可以用任何的技巧方法把感覺「做」出來的,只能不斷的如實去感受。

 

感覺不到,就在其上停個一分鐘。若在時間內感受到了,就移動,若時間到了,還沒感覺到,那就以平等心向下一個區塊移動。

 

所以接下來,我開始面對新的困難。因為,一開始你會發現,身體的許多部位你是空白無感的,感覺不到它,甚至連皮膚跟空氣接觸的感覺都很微弱。

 

一次兩次還好,許多次的感受後,還是如如不動、毫無進展。甚至上次感覺得到的,這次又感覺不到了。於是沮喪、焦急和想要在該處「弄」出個感覺的欲望不斷增長,讓平等心又再次崩潰。

 

這時,葛印卡老師的提醒又會在心中響起:「要有耐心,你一定會成功的。」、「一切都是無常,要保持平等心。」然後,做個深呼吸,繼續用功。這樣的狀況,不斷的在靜坐時段內重演、重演、再重演。

 

而且我常常過了好久後才發現,自己非常「用力」的感覺它,每一塊都是這樣。無法以平等心,有耐心的、輕柔而專注的感受它。甚至有好幾次,我整個時段汗出如漿,全身燥熱不堪,當我回過神來才發現,用意太過了,失去了平等心。

 

這階段的平等心,比觀息法所需的更加精微、更需要沒有意圖和慾望。因為帶有欲望和意圖的心是粗糙的,只能感知到粗鈍的身體感覺或者是無感,是無法感知到身體精微層次的感受的。

 

如果你的心是粗的,無論你多用力,都是徒勞的,反而會使心變得更粗糙,因而退步。

 

更甚者,若心粗糙,帶著意圖,又用力過度,會產生很大的燥熱。而這樣的燥熱波動,會貫注到你用力的部位上。當灌入的部分變多了,身心會開始失調,干擾到自己的用功。(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aler 的頭像
    Healer

    Healer成長與療癒工坊

    H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