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靈性成長 (77)
- Nov 06 Sun 2011 23:34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6):修行的階段-五蘊(1)
- Nov 03 Thu 2011 11:5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5):修行的途徑
- Oct 30 Sun 2011 12:20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4):修行,修什麼?
修行,修的是「行」
修行,這兩個字在佛法來說,是分別有著意涵的。「修」,有修正、更動的意含在內。而「行」呢?「行」在佛法上有幾個意思:一個指的是「行蘊」,即推動心念遷流變化之動力,同時也有我執的意思。另一個是「行為」,指的是身口意的行為。
- Oct 06 Thu 2011 12:05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3):修行的目的
修行的目的在提高意識層次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談到了意識的層次,在這些層次的分法,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脈絡:越能超越自我中心的,意識層次就越高。簡言之,心靈的成長,或稱之為「修行」的,其實是一個提高意識層次,或者說「去中心化」的過程。
- Apr 27 Wed 2011 08:33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2):意識成長發展層次(Z)
- Apr 22 Fri 2011 20:4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1):意識成長發展層次(Y)
- Apr 21 Thu 2011 20:16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30):意識成長發展層次(X)
- Apr 17 Sun 2011 06:48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9):意識成長發展層次(W)
- Apr 05 Tue 2011 20:14
修行精華摘錄(1)
◎ 等待是一種心智狀態,它意味著你要的是未來,不是此時此刻;你不要你擁有的,要的是你沒有的,這樣會製造內在的分裂。因此你會失去當下,也大大的降低你生活的品質。
◎ 心智被困在「過去」和「未來」,就是一種無意識。
- Apr 04 Mon 2011 21:30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8):意識成長發展層次(V)
- Mar 30 Wed 2011 23:19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7):意識成長發展層次(U)
- Mar 27 Sun 2011 08:53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6):意識成長發展層次(T)
- Mar 23 Wed 2011 21:04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5):意識成長發展層次(S)
自然靈啟階段的病理現象
當我們超個人體驗初次發生時,由於這些經驗,通常伴隨著拙火氣脈能量的產生,以及自我感的暫時瓦解的,這個經驗對我們的身心而言,都是個不小的震撼。
所以,我們可能會發生一些身心的困擾或狀況。同時這也是獻身於靈修課程的人,即使他尚未有高層的體會,容易發生的問題。我們就簡略的來探討這些困擾,並提出一些粗淺簡單的建議。如下:
- Mar 20 Sun 2011 14:28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4):意識成長發展層次(R)
- Mar 16 Wed 2011 20:48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3):意識成長發展層次(Q)
澄清幾個對高層體會的誤解或想像
再來我們要談到的是超個人或者是靈性層面的成長階段:自然靈啟(或譯為通靈層次)、細微光明層次、自性層次三個階段。
在談到這些之前,我想先澄清幾個想法和誤解,希望各位對於靈性層次的部份可以有比較清楚的輪廓。也不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疑惑:
- Mar 12 Sat 2011 20:2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2):意識成長發展層次(P)
修行的檢驗標準
在統觀我之前,我們談論到的都屬於個人的或是人類的範疇。雖然統觀我到後期,會發展出「觀察者」,但這個階段的觀察者,仍是心智的產物。
ㄧ個簡單的而有力的檢驗標準:就是我們在無夢深睡中,這個觀察者是不存在的;再退一步,在夢裡這個觀察者,也沒超越夢的心智活動而存在,換句話說,我們不知道自己正在作夢。
- Mar 06 Sun 2011 14:41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1):意識成長發展層次(O)
- Mar 04 Fri 2011 08:44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20):意識成長發展層次(N)

身心統觀階段的發展
當我們形式反思的能力發展成熟,我們開始跟所有的觀點保持距離,意即我們不再認同這些觀點為絕對不變、無可修改。
也就是說它們都是無常的,是會變幻更動的,也就是說沒有一個觀念和想法是永恆不滅的。
- Feb 24 Thu 2011 22:32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9):意識成長發展層次(M)
- Feb 21 Mon 2011 21:45
論靈性成長的平衡之道(18):意識成長發展層次(L)